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5577|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民族英雄!忠肝义胆,至死不悔的 袁崇焕

[复制链接]

113

主题

7

好友

214748万

积分

深海的明珠

打碎一只酒杯,流下一滴眼泪;锁

新人进步奖 辰龙 天蝎座 铁杆会员奖 资优青年 社区居民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09-11-16 16:54:07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d8b8c92acc28aa3ad42af1ae.jpg 大家提起古代的民族英雄脑海里可能就是霍去病,霍去病等世人耳熟能详的名字,袁崇焕估计大家都很少有听说,我觉得民族的英雄不该被世人忘记,就写了这篇日志,虽说基本上都是网上找的,但是还是想表达对无数不被世人所熟知的先烈们的崇敬之情!悼念华夏英烈之魂!


 

袁督师庙在北京龙潭湖公园,有康有为题书的“袁督师庙”匾额和对联:其身世系中夏存亡,千秋享庙,死重泰山,当时乃蒙大难;闻鼙鼓思东辽将帅,一夫当关,隐若敌国,何处更得先生。


袁崇焕是一个几乎为后人所遗忘的英雄,是一个像岳飞、文天祥、郑成功那般伟大的民族英雄。他有着极其崇高的品格,有着不屈不挠的性格,有着那个时代少有的勇气,当然,也有着无可匹敌的军事和战略才能。他穷其一生,为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守卫北方边关,他一生从未打过败仗,他的勇猛摧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满清八旗军;他的勇气碾碎了当年八旗军不可战胜的神话;他的炮火甚至轰毙了也是几乎一生未尝败绩的金人首领努尔哈赤,他被时人称作大明江山的“万里长城”。然而,他却死在自己的皇帝手中,死在他为之奋斗一生、深受其护的大明百姓手中,他死时被京城的百姓生啖其肉、弃骨于市、死无完尸,每念于此,我都不禁潸然泪下......那是怎样一段历史?!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,万历四十七年进士。他所处的时代,正是大明江山内忧外患、摇摇欲坠之时,关内流寇四起;关外大清(注1.)攻城掠地、步步进逼。就在袁崇焕中进士第三年,王化贞广宁兵败,十几万大军被清兵杀得全军覆没、片甲不留。一时京城谣言四起、人心惶惶,没有人知道关外形势究竟如何。
  当时作为兵部检事的六品小官袁崇焕,没有向上级请示,单枪匹马独自到关外考察。不久袁崇焕回京,向上级汇报完关外形势后道:“只要给我军马钱粮,我一人足以守住山海关。”朝廷欣赏袁崇焕的才干和气魄,不久,袁崇焕被派守山海关。袁崇焕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很快显露出来,第二年,他带兵在距山海关二百多里的宁远筑城,之后几年时间里,袁崇焕收复辽东失地数百里,关外形势初步稳定。
  但好景不长,由于皇帝昏庸、阉党专政,朝廷很快撤掉才能卓越的辽东经略孙承宗,派上不懂军事的高弟接替。高第初一上任,就令弃守山海关外全部城防,袁崇焕拒不从命,但很快,除袁崇焕镇守的宁远,锦州、右屯、大小凌河、松山、杏山全部被放弃,数年经营毁于一旦。
  此时清军首领努尔哈赤见机会成熟,于天启六年正月亲自带兵十三万,号称二十万大军大举渡辽河进攻宁远。朝廷听到这个消息,大惊失措,命令袁崇焕立即弃城。此时形势异常紧迫,弃城而退就是放弃数年来辛苦经营;而守城,宁远一城孤军,怎能挡满清倾国之师?
  但就在这危急存亡之际,袁崇焕奋发万丈豪情,决意抗敌,与宁远共存亡。此刻城中守军仅一万人,城外清军是十三万,而袁崇焕的敌人,清军首领努尔哈赤,那是一个几百年来杰出的军事天才。努尔哈赤以祖上传下十三副甲胄起兵,很快统一全部女真,一生从未吃过败仗,每仗无不出奇制胜、以少胜多。万历四十七年,努尔哈赤仅以八旗六万兵力,破杨镐二十二万大军,杨镐全军覆没,这一仗,史称“萨尔浒之役”。
  然而就在这小小的宁远城下,努尔哈赤身负重伤,八旗军损失惨重,最后不得不撤军,这一役,清军遭受了从未有过的失败,袁崇焕打破了八旗军不可战胜的神话。努尔哈赤回去后不久抑郁而死,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:“朕用兵以来,未有抗颜行者。袁崇焕何人,乃能尔耶!”
  此后,皇太极两攻宁远未遂,绕道古北口进攻北京,袁崇焕仅带八千人马星夜兼程回北京勤王,在通州拦住皇太极的部队,清军先锋见通州城挑起“袁”字大旗,拨马便跑,绕道攻广渠门。袁崇焕八千人马在广渠门外与十数万清军决战整整四个时辰,清军惨败,退兵十五里。
  皇太极进攻不成,遂施反间计,崇祯皇帝生性猜疑,不辨真伪,将袁崇焕逮捕入狱,后竟然将他凌迟处死。袁崇焕被害,死得十分惨烈,据史料记载,京城百姓误信袁崇焕是汉奸,行刑时“寸寸脔割之,割肉一块,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。刽子乱扑,百姓以钱争买其肉,顷刻立尽。开腔出其肠胃,百姓群起抢之,得其一节者,和烧酒生啮,血流齿颊间,犹唾地骂不已。拾得其骨者,以刀斧碎磔之,骨肉俱尽,止剩一首,传视九边。”这个当年被京城百姓恨入骨髓以至于生吞活剥的袁崇焕,却是他们的保护神、万里长城;这个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真英雄,有着几乎无人比肩的高贵灵魂和赤诚人格。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可敬可爱之人,却被他全身心所保护的人们施以天下最痛苦的极刑!
  袁被害后“暴骨原野”,“乡人惧祸不敢问”。仅剩下的那颗血肉模糊的头颅,被悬于广渠门外旗杆之上“枭首示众”。袁崇焕部下一位佘姓谋士当晚不顾灭门九族的危险,从旗杆上盗其头颅,掩埋于自家后院,隐姓埋名在此守候袁灵整整一百五十五年,直到清乾隆年间袁崇焕冤案得以平反昭雪,真相才大白天下。(这段是从天眼小说里摘抄的,因为多年不提笔表达能力有限抱歉)





下面的两首诗是袁崇焕含冤入狱后写的!



狱中对月


  天上月分明,看来感旧情。当年驰万马,半夜出长城。


  锋镝曾求死,囹圄敢望生。心中无限事,宵柝击来惊。


   临刑口占


  一生事业总成空,半世功名在梦中。死后不愁无勇将,忠魂依旧守辽东。






(这是袁崇焕的平生记录,需要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看完!也是网络摘抄)袁崇焕(1584—1630)明朝名将,原为一介书生,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。 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起兵攻明,逼近山海关。天启二年(1622年),明军广宁大败,13万大军全军覆没,40多座城失守,明朝边关岌岌可危。 就在这一年,袁崇焕挺身而出,投笔从戎。出镇山海关。四年之后,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,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,却被袁崇焕的一万守军打得大败而归。努尔哈赤纵横天下数十年,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,还在战斗中被打伤,不久郁郁死去。这是明清的长期交战中,明军取得的首次胜利。又过了一年,皇太极欲为其父报仇,“灭此朝食”,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,围攻宁远、锦州,攻城不下,野战不克,损兵折将,连夜溃逃。袁崇焕从此威震辽东,令清兵闻名丧胆。真英雄也! 面对如此英雄,崇祯二年(1629年),皇太极采用了汉奸高鸿中的建议,率领大军,绕过袁崇焕驻防的辽东,直抵北京城下。袁公知后,两昼夜急驰三百余里,以九千士兵与皇太极10多万大军对阵于广渠门外,亲披甲胄,临阵督战,战士无不以一当十,奋力杀敌,终于击退清兵,保住京师。 真乃一代名将! 遍观历史,文人为将而立如此巨功者,无出其右。但崇祯又是如何款待救了他的小命的袁大将军的?——立捕下狱! 这是有征象的。先前,当袁将军带领五千人马从宁远赶到京城时,提出我军人马疲惫,要在城内小憩时,竟被崇祯予以拒绝。最后只得在无多少防御措施的野外与清军决战。可见崇祯实在是个没良心的糊涂皇帝。 这个糊涂皇帝这时更糊涂了,在决战胜利第十日后,因听信了两个从清军兵营里逃出来的太监的话,认定袁公是个内奸,一意孤行,把袁崇焕当场抓了起来。并在八个月后处以极刑——凌迟。 所谓凌迟就是千刀万剐,是一刀一刀从活生生的人身上剐,是极刑中的极刑。更为可悲的是:由于京城老百姓都听信了官方的话,都认为袁公是个内奸。于是,出现了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面: “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,寸寸脔割之。割肉一块,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。刽子乱扑,百姓以钱争买其肉,顷刻立尽。开腔出其肠胃,百姓群起抢之,得其一节者,和烧酒生啮,血流齿颊间,犹唾地骂不已。拾得其骨者,以刀斧碎磔之,骨肉俱尽,止剩一首,传视九边。” ——明·张岱《石匮书后集》 悲哉,中华民族的千古英雄,不是战死在沙场,不是死于敌人之手,却给自己誓死保卫的汉族儿女凌剐着吃了。 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啊!冤啊,在计六奇《明季北略》记载:“(袁崇焕)皮肉已尽,而心肺之间,叫声不绝,半日方止。” 我们的民族是这样对待自己的英雄,可袁公至死也不曾忘怀自己的民族。袁公临刑前,写有一诗:“一生事业总成空,半世功名在梦中。死后不愁无勇将,忠魂依旧保辽东!”(《临刑口占》)。 袁公生前并不是没有料到这样的结局。他曾对崇祯说:“以臣之力,制全辽有余,调众口不足。一出国门,便成万里,忌能妒功,夫岂无人。即不以权力掣臣肘,亦能以意见乱臣谋。”崇祯当时答应了,谕之曰:“卿无疑虑,朕自有主持。”可惜,崇祯实在是不值得信任的无用之辈。 到头来,还是把大忠臣给活剐了,由此,也导致了自己的灭亡。可笑的是,崇祯死前,还在那里感叹:“安得岳飞者用之。”——真混他十八代祖宗的蛋,一个崇焕先生已经杀得如此之惨,再冒出来岳飞先生,他岂不又得动歪脑筋用苦刑乎?(柏杨语——见《末路英雄——柏杨》) 袁崇焕这样的伟大人物,在生前已赢得不少忠义之士的钦慕。 请求与袁公同死的布衣程本直这样评价袁崇焕的为人:“举世皆巧人,而袁公一大痴汉也。唯其痴,故举世最爱者钱,袁公不知爱也;唯其痴,故举世最惜者死,袁公不知惜也。于是乎举世所不敢任之劳怨,袁公直任之而弗辞也;于是乎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,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。而且举世所不能耐之饥寒,袁公直耐之以为士卒先也;而且举世所不肯破之体貌,袁公力破之以与诸将吏推心而置腹也。”被袁崇焕的品格所感染,在袁公被杀的当夜,袁公手下的一位姓佘的义士冒着被灭族的危险把明朝打算“传视九边”的袁公头颅从高高的旗杆上偷了下来,从此开始了佘家372年的守墓义举。 佘义士自偷葬袁崇焕首级后,就辞官不做,临终前给后世子孙留下了遗训:一不许再回广东老家,要世世代代为袁大将军守墓,二不许做官,三不许不读书。从此,佘家后人开始了对袁崇焕墓的秘密守护,直到乾隆年间,守墓才转为公开,他们也才得到世人的敬重。 三百多年来佘家的17代辈辈单传,但是每一代都记着忠义二字,都恪守祖训,与袁大将军墓朝夕相伴,没有离开半步。(见南方周末《372年守墓史曲终人散》) 这又是怎样的一个壮举啊! 当年佘义士偷葬袁崇焕首级时,世人皆认为袁崇焕是个汉奸,这个时候,佘家人该是忍受着多大的心理压力。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曾经动摇过——也许袁崇焕真的是个汉奸呢? 然而他们坚持下来了。直到乾隆年间,乾隆为清朝才公布了《清世宗实录》,为袁崇焕正了名:袁崇焕不是通敌的汉奸,却是个真正的大英雄。 而这时150多年已经过去了,所有明朝的遗老遗少都已化为枯骨了,而佘家人也已为冤死袁大将军守了七个世代。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信仰啊!当整个民族视袁大将军为汉奸、叛徒时,惟有佘家坚信袁崇焕是冤死的,并为他默守了一个世纪。守一时是容易的,守一个世纪就难了。然而佘家继续坚守了下去——守了整整372年。 在这个过程中,朝代更替了,清朝灭亡了,民国兴起了,民国灭亡了,中华人民共和国兴起了,然而,袁大将军——这位无论在品格还是在才能上或是在功业上都惊世杰出的民族英雄——始终得不到中华民族应有的尊敬与赎罪,他在民国初年被康有为发起修建起的一小块墓地、祠堂在×革中又被夷平了,直到佘氏再度奔走24年,才终于换回今天的墓地重修。 壮哉!佘氏!为一将军守墓372年,中外古今,闻所未闻!对比之下,国人的表现令人叹息。 遥观日本小鬼子,每年8月15必去祭拜“靖国神社”,上至首相,下至平民百姓,不忘保卫过自己国家的“英雄和战士”。反观我国,几个记得保卫过自己民族的英雄?几个记得“九一八”几个祭拜过抗日战争中死去的英雄?哪里又是抗美援朝中牺牲的亡灵安息之所?——对自己的英雄如此刻薄,如此无情而善忘,对待敌人则如此卑膝、献媚而多情,这也许正是我族之所以如此不昌,道德衰亡而没落之缘由。 我想起了骨头最硬的鲁迅先生说过的话:“中国自古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——这就是民族的脊梁。” 我想,袁大将军与佘氏一族正是这样的民族脊梁。正是有了这么一批或有名或无名的脊梁在为中华民族默默耕耘,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一丝浩然之气,而终于令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复兴成为可能。今天,我如再去一趟北京,那个躺在水晶棺里的“伟大人物”是不必去拜访的,那个金碧辉煌的极权中心——紫禁城是无须去参观的,那个血肉筹就的阻隔万里河山的长城是不值得去登临的。 但有个地方我是一定要去祭拜的——袁墓——这里才有着我族不死的精魂!
梦见2012世界毁灭了,可惜我没死。看你们躺在冰冷的墓坑里成双成对,死也有相伴。我折下黑色郁金香,来到你的碑前向着全世界表白了....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3

主题

7

好友

214748万

积分

深海的明珠

打碎一只酒杯,流下一滴眼泪;锁

新人进步奖 辰龙 天蝎座 铁杆会员奖 资优青年 社区居民

沙发
发表于 2009-11-16 16:58:21 |只看该作者
KF学长,因为一直郁闷不知道这篇文章该放哪个版块...........所以就放这了 [s:87]
梦见2012世界毁灭了,可惜我没死。看你们躺在冰冷的墓坑里成双成对,死也有相伴。我折下黑色郁金香,来到你的碑前向着全世界表白了....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手机版|Archiver|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论坛    

GMT+8, 2024-12-22 23:07 , Processed in 0.941386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| Style by 913TT

!fastreply! 回顶部 !return_list!